香港商報
-- 天氣
山西絳州鼓樂和香港的不解情緣

山西絳州鼓樂和香港的不解情緣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0-09-03 11:41:40 來源:香港商報

  每年暑假期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絳州鼓樂」發源地山西省新絳縣,都會組織當地鼓樂學員進行集訓,以迎接前來研習交流的香港青少年鼓樂學員。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暫定晉港青少年山西絳州鼓樂研習交流活動推遲到10月份展開。儘管研習交流活動較往年推後,但是為了不斷提升當地學員的演奏水準,以更加精湛的技藝迎接香港學員的到來,新絳縣依然沒有放鬆鼓樂學員的培訓學習。

  從2007年香港青少年第一次到山西學習絳州鼓樂技法,十多年來,每年都會有香港學員不辭辛勞到新絳縣進行鼓樂研習交流。從最初的一所香港小學前來學習,到如今包含大學、中學、小學、藝術院團等逾10家學校、團體到新絳研習交流;從最初晉港自發開展絳州鼓樂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到如今被列入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遊交流重點項目,晉港青少年絳州鼓樂研習交流活動,已成為香港青少年感受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體驗中國傳統民間藝術魅力,加深對鼓樂表演藝術的理解,增強民族文化認同的橋樑和紐帶。

  港青結緣千年絳州鼓樂

  已有近五千年歷史的中國鼓樂文化源遠流長,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是「中國鼓樂藝術之鄉」,那裏的絳州鼓樂粗獷渾厚,慷慨激越,熾烈灑脫,剛勁奔放,素有「地動山搖」、「聞聲十里」之譽。

  絳州鼓樂作為當地流行的鑼鼓樂、吹打樂,是地方原生態的時代體現和藝術再現,素以擂大鼓、花敲幹打、演繹故事著稱,源自原始人的石器打擊,鼎立於春秋,鼎新於唐宋,鼎盛於明清,鼎革於當今,以《秦王點兵》、《老鼠娶親》、《牛鬥虎》、《滾核桃》、《黃河船夫》、《楊門女將》等經典曲目為代表作,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山西十大文化品牌」之一。

  香港是絳州鼓樂藝術團首次出境訪問的地區,至今鼓聲傳及美、法、日逾30個國家與地區。圖為絳州鼓樂《楊門女將》

  近年來,絳州鼓樂曾6次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文藝舞台,七獲國家群星大獎,足迹遍及全國,鼓聲傳及美國、法國、日本等五大洲逾30個國家、地區,創造了多項國內外第一,被譽為「一帶一路」上的文化使者。

  香港是山西絳州鼓樂藝術團首次出訪的地區。從1994年起,絳州鼓樂通過音像製品宣傳、多次參與香港地區藝術節專場表演和鼓樂節擂台賽等,使得其在香港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很高的藝術地位。香港每年一屆的鼓樂節從2003年起至今已連續舉辦了16屆,鼓樂節賽事中絳州鼓樂的經典曲目《滾核桃》和《牛鬥虎》被列為指定曲目。

  2007年暑假,香港英華小學為提高該校中國鼓隊的實戰能力,由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交流協會(香港)牽頭,組織學校鼓隊20名學員到新絳縣學習鼓樂技法。山西絳州鼓樂藝術團的老師從絳州鼓樂的歷史文化、演奏形式、手法技法等方面認真對香港學員進行了傳授和指導。期間,為豐富香港學員的學習內容,特意安排學員用一天時間和正在暑假集訓的新絳縣西街實驗小學鼓樂隊員交流、互動、切磋鼓樂,從此香港學員和新絳縣西街實驗小學結下了不解的鼓樂情緣。

  晉港青少年絳州鼓樂研習交流活動,已成為香港青少年增強名族文化認同的橋樑。

  山西方七日 香港已一年

  「來山西學習一周,相當於在香港苦練一年。」這是香港學員在新絳學習鼓樂技法後發出的感慨。香港英華小學的學生在新絳學習鼓樂技巧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該校的鼓團隊在學校年終匯報表演中連獲好評,在香港鼓樂節賽事活動中又屢獲冠軍。如此明顯的學習效果,讓香港其他學校的鼓樂團隊也逐漸加入到赴山西研習鼓樂的隊伍中。如今,到山西新絳尋根探源,接受最接地氣、最正統的絳州鼓樂強化訓練已成為香港鼓樂界的共識。

  來自香港鼓樂團的李嘉晉說:「我已經兩次到山西學習傳統鼓藝,學習的曲目是《牛鬥虎》,老師們會親身示範動作和勁度輔導我們學習。我希望這種有意義的活動能持續的傳承下去。」多次帶隊到新絳縣的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香港)副會長余昭科說:「看到山西的小朋友和香港的小朋友交流演出,我深深地感受到山西絳州鼓樂這種藝術的傳承很有希望,希望每一年都有香港的小朋友到那裏學習。」

  鼓樂研習成晉港文化交流橋樑和紐帶

  隨着晉港鼓樂交流活動的不斷深入,2017年,「香港與內地青少年山西絳州鼓樂研習活動」被文化部港澳台辦列為內地與港澳文化交流重點項目。有國家資金扶持,香港學員赴晉學習出現了一個小高潮,到新絳研習人數出現了井噴式增長。當年就有8所學校和團體的42名學員赴晉研習,隨後西街實驗小學41名學員和25名山西絳州鼓樂藝術團演員赴香港參加了香港鼓樂節,又一次在香港掀起了「絳州鼓樂」的熱潮。

  2018年有87名香港學員赴晉參加絳州鼓樂研習活動。研習期間,香港學員參加了新絳縣每年一屆的大學新生資助暨歡送儀式表演,他們和當地學員共同演奏的絳州鼓樂《黃河船夫》,震撼了在場逾2600名大學新生。2019年,先後有五批來自香港李宗德小學、英華小學、陳守仁小學、香港演藝學院、香港城市大學、香港衛理中學、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等多所學校的近300名學員赴晉學習絳州鼓樂。

  晉港兩地的鼓樂交流不僅僅是技藝的切磋,香港學員在學習正統絳州鼓樂技法的同時,不斷探尋著鼓樂文化的歷史根源。

  深入鄉村感受民族情懷

  在交流學習中,為了使香港學員學到絳州鼓樂的真經,絳州鼓樂藝術團的老師為孩子們傳授鼓樂技藝,教他們學抽鼓皮、磨鼓釘等技巧,到該縣龍香村看絳鼓製作工藝,並帶領他們深入鄉村觀看民間表演、走訪民間藝人,到李世民柏壁大戰地探尋《秦王點兵》原汁原味的民間鼓樂。絳州鼓樂的厚重底蘊和絳州鼓樂演奏者的「絕活絕藝」,在香港鼓樂學員的心底埋下了深深的民族情懷種子。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同學Lam Chun Yin說:「來山西學習絳州鼓樂使我獲益良多。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挑戰、也是鍛煉個人意志的活動。我們每天的練習都汗流浹背,但是絳州鼓樂的震撼魅力讓我們忘記了辛苦和勞累,令我畢生難忘。」

  探尋鼓樂文化根源

  據運城市新絳縣西街實驗小學鼓樂老師張新軍介紹,今年10月份開展的晉港青少年山西絳州鼓樂研習交流活動將增加多項民間藝人表演項目,向兩地學員展示更多優秀的民間藝術,增加雙方學員入戶交流環節,挑選有條件的家庭接待對方學員進入家庭交流,讓雙方學員更多地了解對方的學習、生活和人文習慣。晉港兩地的鼓樂藝術交流不僅僅是鼓樂技藝的切磋,香港學員在學習正統絳州鼓樂技法的同時,不斷探尋着鼓樂文化的歷史根源。正如余昭科所說:「我們會不遺餘力地把絳州鼓樂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髓學到手,帶回去並傳承下去。」

  目前,香港的鼓樂演奏水準得到大幅提升,中國鼓樂傳統文化在香港得到了很好的普及,絳州鼓樂在香港收穫了眾多的「超級粉絲」,而香港的鼓樂節和鼓樂賽事也越來越受到更多民眾的喜愛和關注。在多年來的晉港鼓樂研習和交流中,加快了香港同胞與內地人民同根同心、血脈相連、攜手追夢的步伐。

  記者:王志峰 楊亮

責任編輯:鄭嬋娟 山西絳州鼓樂和香港的不解情緣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