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勞動力存在不足之窘,乃是鐵一般事實,許多行業急如熱鍋螞蟻;其中,由於本地勞工供不應求,輸入外勞已經不可迴避。昨日,政府便公布了各界期待多時的應對勞工短缺問題方案,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是在保障本地工人利益的大原則下有限度輸入勞工。的確,實事求是解決問題,而非坐視問題不顧,才可鞏固復蘇基礎、改善民生困難。
假如勞工供應充裕,當然不假外求;然而,受累出生人口持續減少,疫情更令勞動短缺問題更加尖銳,無論基於短期抑或長期考慮,香港都有必要增加輸入外勞。比較60年代初,每年出生人數超過10萬,80年代末與90年代末則分別跌至7萬和5萬左右,過去兩年更銳減至3萬水平。若然單靠本地供應,毋須水晶球已可預知,勞動人口勢必不斷萎縮──事實上,「80後」、「90後」,以至「00後」已成箇中重災區,30至34歲年齡層的勞動人口有43.6萬,25至29歲則僅37萬,15至24歲更只有17萬,相較10年前三者數字則為50.3萬、46.3萬和32.2萬,即分別少了13%、20%甚至47%之譜,不難看出未來將再惡化。疫下3年且令問題雪上加霜,期內勞動人口自高位累減近22萬,個別行業如航空業的流失更見嚴峻;以國泰為例,疫前員工有12萬人,疫情期間銳降到4萬至5萬,儘管近期加強招聘,也只能恢復到6萬至7萬,即僅及此前一半左右。另外,人口老化也嚴重打擊某些較難吸納新血的工種,例如建造業即使人工變得可觀,人手不足問題長年以來均沒顯著改善,另外小巴司機、洗碗工等亦如是。有見及此,單靠本地勞動力包括訴諸加薪,又能否有效解決數量不足之困?何況加薪會推高成本,就似美歐現在的高通脹正由勞動市場緊張所致;當下香港的人力成本已經不低,由工程費用的增加,到外出用膳愈來愈貴,多少皆因羊毛出自羊身上。
新的輸入外勞方案設計周全,力求趨利避害,一方面有利紓緩人手緊張,另方面又設法保障本地勞工利益。首先,針對人手供求矛盾最大的建造業和運輸業,可以分別引入1.2萬和8000名外勞,即只相當於兩者最新就業人口約4%,對本地勞動市場的負面衝擊可謂微乎其微,而且每輸入一名外勞還規定聘用兩名本地工人。措施亦確保了本地勞工的競爭力,一來輸入外勞的工資不可低於相關職位的工資中位數,外勞如須留宿租金更由僱主承擔,即日往返的機場外勞亦須僱主負責交通費;故此,如非本地招聘困難實無太大外聘誘因,難言是為廉價勞工另闢蹊徑。再者,外勞亦不虞額外擠壓本地住屋資源,因規定只能居於工地宿舍,或由元朗社區隔離設施改建的中央宿舍。當局並強調,會續以培養和增加本地勞工為主,包括加強職業教育和培訓工作等,外勞只屬輔助性和非永久性措施。
為了確保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香港必須盡快擺脫人手不足掣肘。新輸入勞工計劃最快下月接受申請,當局預計可於兩個月內完成審批。事不宜遲,招聘困難的行業誠宜馬上開始籌謀招聘工作,用好外勞政策突破樽頸向前邁進!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