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今年以來,深港雙城擴大優勢互補,合作更加深入廣泛,交通更趨便利,互利共贏的區域合作關係進一步建立;跨城消費融合持續火熱,帶動粵港澳大灣區朝着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既定目標穩步前進。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3周年之際,今年也是「個人港澳自由行」實施廿周年,深港雙城互聯互通持續推進,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正在形成。
「高才通」促深港跨城就業
鄧小姐在深圳工作和生活了十幾年,今年上半年赴香港高校工作,如今便捷的口岸通關機制為她的跨城生活創造了可能。本報記者了解到,鄧小姐現每日往返深港兩地,單程通勤時間在1小時以內。
便利交通和政策加持促進了大灣區內的工作往來。一方面,香港政府支持和鼓勵港人北上創業就業;另一方面,香港也面臨老齡化和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香港政府今年大力推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落地。據勞工及福利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高才通計劃」已接獲超過3.6萬宗申請,批出約2.6萬宗。
鄧小姐正是通過「高才通」政策便利,憑借自身優勢順利在香港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她表示,深港兩地文化交流頻繁,觀念互通,因此非常能適應香港的工作環境。
在國家系列政策推動下,深港兩地的教育交流合作也向縱深拓展:不斷拓寬港籍學生在深就讀通道、聯袂建立兩地姊妹學校、共同主辦深港校長論壇等。今年2月,深圳市政府還與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簽署《關於進一步深化合作的補充協議》,為三方在擴大港中大(深圳)辦學規模、開展科學研究等方面深化合作奠定基礎,這將有助港深兩地建立大灣區人才高地。
隨着兩地互聯互通進程的加快,深港教育領域的交流互通也有了新形式。據悉,香港嶺南大學於今年2月宣布,將於2023/24學年在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西九)M+大廈正式啟用Lingnan@WestKowloon,作為嶺大學生的校外學習中心及與主要相關人士會面的場所,並主要供修讀藝術及文化課程的學生上課。
民間往來共繪雙城生活
8月14日起,港鐵為往返香港西九龍站與深圳福田站的高鐵的乘客推出「靈活行」,增加當日改簽次數至3次,港深兩地乘客出行便捷程度再升級。隨着香港與內地往來的交通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內地居民對香港的熟悉度也在提高,前往香港的原因已不再局限於「買買買」,進一步轉向文娛需求和深度體驗。
稍早前,呂女士從羅湖前往香港迪士尼玩了一整天,「這是我第三次去香港,對香港也有基本了解,比起購物,我更有興趣去參觀香港地標和了解香港地道的生活。」
通關後的羅湖口岸一帶煥發了新的活力。羅湖火車站附近的的士明顯增多,夜晚的站前廣場也熱鬧了不少,飯後休閒的深圳居民和準備返港的港人共同在草地上歇息,還有部分港人嘗試加入廣場舞的隊伍。
近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旅發局調查顯示,不少內地旅客特別是年輕遊客群體,來港的目的更多為參與文化、藝術和展覽活動,或者觀賞大型演唱會等。隨着,深港兩地民間交流頻率增加,兩地文化觀念將更為融通,共建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記者 楊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