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嶺 香港商報前董事總經理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近日,印度外長蘇傑生談及中印邊界問題時聲稱,2020年中方違反多項協議,在印中邊境大量陳兵。鑒於中印關係緊張,印度不應忽視維護國家安全面臨的挑戰。中國需要「尊重印度的要求」,並在邊界問題上做出真誠讓步,才能談撤軍、恢復邊境和平與安寧。其言下之意是,為確保邊境的安全,印軍需在天南河谷等地進行巡邏。
印方的要求顯然十分過分。在莫迪即將開啟第三任期之際,印中關係將如何發展,這是一個問題。
過去幾年,中印邊界對峙一度激化,2020年6月,兩軍在加勒萬河谷地區發生激烈肢體衝突,2022年12月又在達旺東部東章瀑布附近發生衝突。所幸中印軍長級會談緩解了緊張關係。2023年以來,中印兩軍對峙並未升級,且已在邊界西段4個點位實現脫離接觸。應該說,邊境局勢總體穩定可控,保持了和平安寧。
然而,中印根深蒂固的不信任短期內很難消除。蘇傑生的上述言論充分說明,雙方要握手言和、平息爭端任重道遠。毋庸諱言,中印關係之所以緊張,邊界爭端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印度不甘人後的大國雄心,加上美印安全合作關係的不斷深化同樣不容忽視。去年,中國國家主席沒有出席新德里G20峰會,以及印度打壓中國在印企業,特別在智能手機領域,多少反映了中印之間不穩定的微妙關係。
隨着印度越來越倒向美國,如果中美關係遲遲不能企穩,未來幾年中印關係或更加緊張。素以民族主義著稱的印人黨在處理中印邊界問題時很難有更大的靈活性,經貿接觸也不一定能夠成為兩國之間維護穩定的因素。莫迪新政府在對華政策上不會示弱。
首先,與我爭奪「全球南方」主導權將日趨激烈。2023年初,印度組織了「全球南方國家之聲」會議,代表「全球南方」「爭取共同的未來」,卻沒有邀請中國參加。儘管印方給出了解釋,但難去排擠中國之嫌。在去年9月新德里G20峰會上,印度也成功促成各方就聯合宣言中有關俄烏衝突的表述達成共識,其在「全球南方」國家中的定位已不局限於發展和治理議題,還在刻意充當發展中國家與西方之間的橋樑,與經濟上難以匹敵的中國相比,在其他方面形成了明顯的比較優勢。
有分析指,中印對哈以衝突的態度反映了兩國「全球南方」政策的細微差別:其一,與中國明確反西方的做法不同,印度獨樹一幟,堅持「非西方,但不反西方」的走鋼絲外交路線,似有刻意與中國拉開距離之意;其二,與中國堅定不移地支持巴勒斯坦不同,印度奉行的是看似保持中立實則偏向以色列的立場,在暗中站在以色列一邊的同時,仍呼籲推動「兩國解決方案」。因此,中國的立場固然贏得了阿拉伯世界和發展中國家的好感,印度與它們的關係也沒有受到影響。
中印對哈以衝突的不同取態,或將成為影響兩國與「上合組織」和「金磚國家」組織成員關係的重要因素。無論如何,針對中國的 「一帶一路」倡議和周邊外交努力,莫迪政府會將繼續尋求弱化中國在「全球南方」國家中的影響,凸顯自身的領導地位。中印外交將各揚其威,雙方在相關領域的角力將更趨激烈。
第二,中印邊界局勢將趨於穩定,但難望根本改善。一段時間以來,莫迪政府不遺餘力地在邊境地區增加戰略投資,包括大規模修建公路和鐵路,意在「連點成線,連線成片」,對沖中國的後勤補給優勢,構建邊境地區的全天候行動能力。莫迪在第三任期內,料將在努力避免中印邊界局勢升級的同時,繼續推進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將導致中印戰略競爭加劇,成為造成兩國潛在緊張關係的長期因素。
事實上,莫迪政府對中國在其南亞「後院」的活動一直疑慮重重,擔心中國發展與孟加拉、尼泊爾、馬爾地夫和斯里蘭卡等國的關係是在構築對印「包圍圈」,對中巴深化軍事合作更是耿耿於懷,認為北京是在故意借巴遏印,將印度的精力牽制在南亞次大陸上。中國與不丹邊界問題談判取得進展同樣令新德里感到不安。印方生怕這將對印度的安全產生影響,包括對中、印、不三國交界的洞朗,特別是連接印度、西藏地區、尼泊爾、不丹和孟加拉的西裡古裡走廊的威脅增加。
第三,「聯美制華」總體態勢不變。近年來,莫迪遠交近攻,縱橫捭闔,無論是去年6月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還是去年7月作為特邀嘉賓出席法國「巴士底日」閱兵儀式,抑或取消與普京面對面的俄印峰會,無不顯示了印度式外交的精明和成熟。顯然,在印人黨治下的新德里看來,「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那麼,莫迪政府怎樣才能為印度成為世界一流大國掃清障礙呢?印度外長蘇傑生稱,當前印度外交政策的核心在於「如何應對一個更強大的鄰國,同時確保自身的崛起」。由此看見中國在印度外交天平中的分量之重。這也不足為怪。印度向來欲與中國試比高。近年來,一些人認為,中國在國際上遭遇西方國家重重打壓,面臨經濟放緩、失業問題凸顯、過度依賴進口等難題,給印度進一步崛起帶來了難得的機會,更產生了利用中美矛盾趁勢發展壯大自己的心態。
不難判斷,莫迪新政府在外交上實用主義色彩將更為濃厚,不僅將繼續深化「美印全面全球戰略夥伴關係」,推動印歐戰略關係邁向新高點,還將加強與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穩定夥伴關係,並在「四方安全對話機制」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反制中國在印太地區的所謂「經濟脅迫」,挫敗中國改變現狀的企圖。與此同時,新德里對發展對華經貿關係也會更加審慎,或將更為苛刻地加強對中國在印投資的檢查和限制,另一方面,全力以赴發展本國製造業,多向對沖,配合美國構建減少對華過渡依賴的全球供應鏈,借助外力智勝北京,「在全球矛盾中發現機遇並加以利用,進而實現印度的國家利益」。
然而,作為全球第一、第二人口大國,中印都面臨發展經濟,實現復興的艱巨任務,兩國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毫無疑問,中印友好是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合則兩利,鬥則兩傷」。兩個比鄰而居的大國之間爆發任何衝突都會遲滯兩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中印不是,也不應成為戰略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