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以文會友 以舞共情 以藝通心——寫在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倫敦商演圓滿成功之際

以文會友 以舞共情 以藝通心——寫在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倫敦商演圓滿成功之際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9-09 11:37:31 來源:深圳特區報

不負期待,滿載而歸

在英國觀眾的鮮花與掌聲

不舍與留戀中

當地時間9月8日

深圳原創舞劇《詠春》

與英國觀眾依依惜別

帶着亮眼的成績單返航「回家」

此番,《詠春》以商業化、市場化運作模式赴英演出,團組人數近80人,從當地時間8月30日至9月7日,連續演出9天12場。演出盛況空前,觀眾「嗨」了,文創「爆」了。在團組規模和演出場次上實現歷史突破,刷新了中國舞劇在英演出的場次紀錄。

每一回出場都是跨越國界、文化、民族的雙向情感奔赴;每一次謝幕都是掌聲雷動、好評如潮的喝采。《詠春》在倫敦熱演期間,口碑持續發酵,輿論熱度不減,英國《泰晤士報》《衛報》等海外主流媒體和專業媒體均給予好評,共同聚焦《詠春》在英演出盛況,一時間「深圳出品」「深圳造藝」成為熱詞。

在世界金融、文化、藝術、教育中心城市倫敦,《詠春》實現口碑和票房雙豐收,以文會友、以美為媒、以舞共情、以藝通心向當地主流人群演繹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至此,《詠春》已在全球38個城市巡演202場,下一站是巴黎。這是深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勇擔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具體舉措,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一次精彩實踐。

微信圖片_20240909113511.jpg

着力培養優秀文化人才,文藝創作從「高原」邁向「高峰」

8月30日,《詠春》倫敦演出首日即實現門票售罄。當晚,沙德勒之井劇院高朋滿座、賓客雲集。《詠春》英倫首秀,「舞」出了深圳人的精氣神,燃爆全場,博得滿堂喝采。

首演圓滿結束後,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和夫人華梅專程到後台向《詠春》演職團隊表示祝賀:「大家看了演出後熱血沸騰。演員們把中國舞蹈和傳統武術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鄭大使評價說:「深圳不僅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的前沿,也正成為文化發展的新高地。」

令人驚喜的是,精彩演出的背後是朝氣蓬勃的深圳新生代。

《詠春》主創團隊——深圳歌劇舞劇院的舞者們平均年齡為26歲,這讓英國觀眾意想不到。「演員們非常年輕,卓越的藝術表現力和身體控制力,讓我們看到中國舞蹈、中國文藝的無限可能。」英國學者馬克斯對記者說。

倫敦舞蹈演員斯塔林、艾比感嘆道:「訓練有素的演員們充滿了力量,精湛的表演讓人驚嘆。」作為同行,斯塔林坦言,「我在英國從事舞蹈表演已經有12年,但我想我跳不了《詠春》,因為我與《詠春》演員們訓練的方法不一樣。我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更有不少英國觀眾直接搜索起深圳歌劇舞劇院——這個2018年3月成立的國有公益類文化企業,隨着《詠春》在全球範圍內熱演,也一舉躍升為國內乃至世界矚目的歌劇舞劇團體之一,走進越來越多人的視野。

微信圖片_20240909113507.png

《詠春》誕生在深圳並非偶然,這是深圳多年來耕耘文藝沃土,涵養文藝生態,培育青年文藝人才的成果體現。國家藝術基金理事、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演藝工作委員會會長宋官林說,《詠春》充分彰顯了深圳推動文藝創作從「高原」向「高峰」邁進的奮進精神和實力。

《詠春》演出方——深圳歌劇舞劇院先後引進了張婭姝、常宏基、門大成、呂程亮等眾多優秀編創表演人才。門大成、呂程亮作為編導,在《詠春》創作排演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常宏基、張婭姝是舞劇團的首席舞者,也是《詠春》的領銜主演。《詠春》不僅為演員提供了舞台,也搭建了平台,讓優秀的舞蹈表演人才脫穎而出、迅速成長。

《詠春》主演張婭姝曾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決定來深圳,她只花了15分鐘,「我感受到這裏對文化的重視」。多位深圳文藝精品主創人員也提到,是深圳市委、市政府長期以來對文藝事業的扶持和推動,對藝術家們的創作高看一眼、厚愛三分,才使深圳的文藝精品創作獲得了長足發展。

隨着《詠春》全球熱演,深圳歌劇舞劇院的人才梯隊建設也在加速進行,如今深圳歌劇舞劇院已經培養了4位「葉師傅」、4位八卦掌掌門/導演、3位「大春」、2位「永成」、2位「豬肉榮」……青年演員的加入不但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也昭示着《詠春》正成為培養青年演員的蓄水池,持續涌動青春的活力。一人飾演多角,這是《詠春》主創團隊的真實寫照。

有效的文化出海,引起西方主流人群和主流媒體共鳴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化人才隊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增強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號。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統籌引領下,國有及民營文化企業凝心聚力,深圳文藝名家齊齊發力,新文藝組織、新文藝群體不斷聚集,為深圳文藝發展注入不竭的創新動力和熱情。

此番,《詠春》在倫敦演出12場,每一場都是英國觀眾自願花費「搶票」走進劇院。每一場演出謝幕,三層樓高的沙德勒之井劇院裡,觀眾不約而同起立鼓掌,熱情的歡呼聲、叫好聲不絕於耳,場面熱烈、盛況空前,令每一位身處其間的人都深受感動。

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留學的學生唐晗濱花了55鎊購買演出票。觀演後,她自豪地說:「看到全場觀眾起立為《詠春》鼓掌且絕大部分觀眾都是西方人,我感覺到特別驕傲!」唐晗濱的「發小」、從德國斯圖加特特意趕來觀看《詠春》的德國留學生孫啟超說:「我非常自豪,在倫敦看到這樣的盛況。『老外』們對《詠春》,對中國文化致以崇高敬意,中國文化出海意義非凡。」

《詠春》在倫敦颳起的「藝術風潮」引來英國《泰晤士報》《衛報》等主流媒體和專業雜誌、網站持續聚焦跟進報道。

微信圖片_20240909113459.jpg

《泰晤士報》報道

微信圖片_20240909113503.png

Radiotimes.com報道

倫敦首場演出的第二天,《泰晤士報》即以「古代藝術、現代舞台:中國傑作亮相倫敦」為題報道,稱該劇將舞蹈的優雅與武術的力量相結合,必將以深刻的文化體驗贏得觀眾的青睞。《衛報》網站刊發藝術評論「《詠春》觀後感:功夫大師在一場精彩的舞劇中被電影化」,稱《詠春》是一場壯觀的演出,它的雙線敘事巧妙地與舞台設計、令人驚嘆的布景和燈光、令人心跳加速的配樂、令人振奮的故事以及非凡的舞蹈、雜技和武術等結合。舞者的體態和表演非常出色,舞蹈編排令人印象深刻。

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在社交媒體上多次推介《詠春》。他表示,《詠春》倫敦演出有助於英國觀眾了解中國武術和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認識中國倡導的和平、包容、和諧價值觀念。

《詠春》在沙德勒之井演出可謂意義重大。這座擁有300餘年歷史的劇院,是國際當代舞界響噹噹的「領袖」,更被譽為「全世界舞者心中的舞蹈殿堂」。《詠春》編劇、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說,「沙德勒之井劇院代表着西方主流文化陣地,《詠春》在此登台,以市場化、商業化之姿,贏得西方主流觀眾的認可,《詠春》在國際演藝市場上打開了『一扇門』,向世界展示東方之美與中華英雄之氣。」馮雙白說,《詠春》的成功實踐充分說明,堅持市場化機制和商業化運作,是中國文化出海的「有效實踐」和「可持續之路」。

科技與文化齊飛,助力深圳成為中國文化發展的新高地

自2022年底首演以來,《詠春》一步一個腳印,步步紮實而精彩。如今,《詠春》已成為深圳城市形象、對外交往的一張閃亮名片。這張名片的背後,是城市文明積厚成勢,是高質量建設文化強市的鏗鏘步伐,是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創新實踐。

《詠春》倫敦演出大獲成功,也讓越來越多的倫敦市民、英國觀眾認識了《詠春》的出品城市——深圳。8月30日,在演出前舉行的《詠春》倫敦首演活動上,由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的《畫說·深圳》成為了「香餑餑」「搶手貨」,來賓們人手一本,對深圳充滿了好奇。

微信圖片_20240909113451.jpg

深圳特區報特派記者劉莎莎向英國觀眾莫里斯贈送《畫說·深圳》。

「二刷」《詠春》的倫敦市民莫里斯說:「《詠春》很不一樣,它跟我過去看過的舞劇與功夫電影完全不同,非常美,情緒飽滿。這種情緒不是熱血,而是溫文爾雅、含蓄內斂。當我知道這部舞劇是深圳出品後,便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想要探尋究竟是怎樣的城市才能孕育出這樣的作品?」當記者向莫里斯贈送《畫說·深圳》之後,他當即被深圳現代化的城市景觀、山海連城的壯美自然、多樣化的動植物生態和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所深深吸引。

牛津大學中文系畢業生紮曼是中國文化的忠實粉絲。她說,《詠春》沒有對白,用動作和音樂來傳達故事、情感,十分優雅。當她得知《詠春》是由深圳原創出品時,主動向深圳特區報特派記者打聽起深圳的細節,「我一定要去。」

倫敦市民馬克斯曾在中國學習一年,他說:「我曾經去過深圳,這是一座年輕且具有活力的城市。」馬克斯對深圳的產業、企業如數家珍。他甚至篤定,深圳特區報特派記者手中的採訪麥一定是「大疆製造」。「科技、人工智能之外,這次深圳又帶來了高質量的文化作品《詠春》,讓我看到深圳的另一面,作為深圳人你們一定很驕傲吧?」馬克斯反問深圳特區報特派記者。

拉丁語教師、倫敦市民傑克說:「深圳的舞者這麼酷,將武術演繹得如此美麗,希望有機會去這座城市看看。」

《詠春》為媒,不僅架起了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橋樑,更加深了深圳與倫敦,中國與英國之間的全方位鏈接。

英國中國商會秘書長、中國銀行(英國)有限公司總監吳麟說:「所謂出海,40年前,中餐廳走出來了;20年前,中國的商業井噴式增長,商業走出來了;這幾年,中國文化走出來了。《詠春》以文化人、以藝通心,加強雙方理解、共情,有利於中外在各個領域開展更為深入的合作。」

威爾頓資本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斯蒂芬·巴特說:「深圳是一座重要的金融城市,也是廣東重要的科技製造業基地。」基於深圳的重要地位,斯蒂芬·巴特認為此次《詠春》來英演出意義非凡。他希望,未來中國與英國加強合作,尤其是在文化、教育方面,進一步擴大交流。最後,他還表達了希望去深圳投資的願望。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國際合作部負責人Brad Irwin指出,自己對深圳的印象是「年輕、現代、科技、自然」。他說,深圳在科技、經濟領域的成就為世界所矚目,他更看好深圳在文化方面的崛起。「《詠春》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我聽說,深圳正在建設越來越多的博物館、藝術場館等,致力於成為文化藝術的中心,這與倫敦不謀而合。而一座文化藝術氣息濃郁的城市具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和輻射力。」

《詠春》在倫敦的大獲成功,是在深圳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全市精神文明建設領域取得的又一喜人成果,是深圳宣傳文化戰線多年來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的勝利結晶,也是站在改革前沿的深圳文藝工作者對時代激情呼喚所作出的響亮回答。

責任編輯:呂馨 以文會友 以舞共情 以藝通心——寫在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倫敦商演圓滿成功之際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