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用好港式文化 做大節日經濟

【商報時評】用好港式文化 做大節日經濟

責任編輯:雨杉 2024-09-18 08:40:3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今日(18日)是中秋節翌日假期,在昨日的正日賞月夜,香港市面一片暢旺,食肆丁財兩旺,入夜後人流續多。中秋佳節,乃是「節日經濟」的佼佼者之一,亦為港式中華文化的載體代表。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政府昨宣布將舉辦逾400項活動,並有連串特別優惠與活動,在與民共享喜悅同時,亦可傳播愛國主義情懷。

 從中秋到國慶正正啟示了,充分利用好中西薈萃、古今兼容特色的港式文化,搞旺市道及消費,就可產生龐大經濟社會效益。

 香港是個國際大都會,一直以來均擅於發揚「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具備濃厚中華文化內蘊的中秋佳節,便因香港的市場化、商業化而帶動起節日經濟。月餅、燈籠如是,傳統的綵燈會、舞火龍及新興的中秋無人機表演等亦如是,凡此種種,都成功聚集人流,推動消費。其中,中秋許多傳統元素亦見與時俱進,例如月餅便一而再地不斷創新,燈籠也早不局限於紙製、竹製,今年舞火龍也不再限於大坑街,而會移師空間更大的維園,更好地與民同樂;另外,中秋無人機表演當然還善用了最新的創科技術。

 節日經濟,跟盛事經濟及主場經濟類同,都是透過在港舉辦具特色的尤其是有港式風味的活動,以實體的沉浸式或體驗式的過程為招徠,來吸引旅客專程前來,吸引市民留港消費,繼而帶旺整體市道。其中,「中體西用」乃東西文化薈萃的香港的優勢強項,中秋只是其中一個體現,其餘許多節慶都可進一步用好港式文化,識變、應變、求變,與時俱進增量提質,譬如在地域上爭取衝出當區,在時間上爭取延長熱度,在商品和服務(活動)上爭取更多元化,等等。

 節日經濟做得愈大,全社會的參與程度必然愈高,經濟效益固然水漲船高,社會效益亦然。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國慶亦為國家年度大事,兩者皆有利於提高市民愛國情懷。今年是國慶75周年,香港今次慶賀規模亦創歷年之冠,除傳統的煙花匯演外,無人機表演已成節慶新常態;此外,康文署、漁農署的多項設施亦會免費開放,西九文化區、海洋公園、昂坪360、山頂纜車等,連同戲院、街市、食肆、商戶、各公共交通工具等都會提供優惠,一起與民同樂,均可壯大節慶效果。

 要提高市民對國家的歸屬感、自豪感,提高他們對國家及中華文化的了解,乃是必然的第一步。事實上,市民對中秋節的喜愛及中秋節的節日氛圍,絕不亞於其他西方節日。有了歸屬感與自豪感,國家認同自然提高,愛國精神亦會油然而生。今次國慶活動再由政府牽頭,而且規模加碼,全社會並積極配合參與,可以預期全城將洋溢着熱鬧的國慶氣氛。

 慶祝節日的經濟社會效益龐大,香港以往已透過實踐而有所得益。展望未來,要結合盛事經濟、主場經濟等策略,充分利用好港式文化,善用新興創科技術,把節日經濟進一步做大做強。(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責任編輯:雨杉 【商報時評】用好港式文化 做大節日經濟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