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今日(11日)起一連兩日在灣仔會展舉行,逾千人出席。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致辭時分享「大灣區」的「大」「灣」「區」三方面體會。他表示,大灣區擁有豐富的海港、空港資源,正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交通物流樞紐。香港特區政府將善用香港的海事專業服務,與內地和澳門一同提升大灣區港口群的國際競爭力。
香港是大灣區建設積極參與者、推動者、得益者
李家超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五周年,在國家全力支持和大灣區城市的攜手努力下,大灣區多年來積極發展成為國家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李家超又指,香港是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與大灣區各城市優勢互補,持續優化各項互聯互通措施,是大灣區建設的積極參與者、推動者、得益者。他在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推出多項關於推動大灣區建設的措施,包括推動河套港深創科園發展,以及在物流、航空、專業資格、資金、數據流通以及法律等多個領域加強互聯互通和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
粵港澳大灣區正向世界一流灣區邁進
李家超在大會上就「大灣區」分享「大」「灣」「區」三方面體會。
李家超表示,首先,大灣區的「大」,體現粵港澳大灣區宏大的規模和深遠的影響力。大灣區是國家經濟活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國企民企蓬勃發展,科創能力實力雄厚。目前,大灣區人口已超過8600萬,去年的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人民幣,規模已經相近於世界第十大經濟體。
他說,大灣區由位處廣東南部9個城市,加上澳門和香港兩個特區組成。這9個城市是內地外向度最高的經濟區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集聚創新要素;澳門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也是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商貿合作服務平台;香港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營商環境世界前列。大灣區「9+2」城市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正向世界一流灣區邁進。
(第一排左四起)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張少剛、李家超、全國政協副主席高雲龍、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崔建春和其他嘉賓合照。政府新聞處
大灣區正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國際交通物流樞紐
李家超指,大灣區的「灣」,象徵粵港澳三地沿海而立,海納百川的港灣魅力。大灣區百川匯流,聚集海內外高端人才,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其中,「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5年蟬聯全球數碼競爭力第二位,肯定大灣區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的創科實力。
李家超表示,大灣區擁有豐富的海港、空港資源,正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交通物流樞紐。香港在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續列全球第四,特區政府將善用香港的海事專業服務,與內地和澳門一同提升大灣區港口群的國際競爭力。航空方面,香港正與東莞發展「海空貨物聯運」模式,推進「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的發展。香港與珠海機場最近也加強股權合作,強化「經珠港飛」客貨運服務基礎。這些措施將促進大灣區交通物流產業發展,全面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
香港市民北上消費 內地市民南下旅遊購物已成常態
李家超又指,大灣區的「區」,代表的是區內各個城市之間的協同發展、優勢互補。大灣區的區位優勢明顯,全力建立互聯互通的城市群,推動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高效流動。
李家超認為,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格局,正好體現大灣區建設的成果。香港市民北上消費、內地市民南下旅遊購物已成為常態,促進內地與香港之間的人文交流。今月初,中央政府恢復深圳市戶籍居民赴香港「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並把「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擴展至持居住證的深圳市非戶籍居民,方便多達千萬以上的深圳居民自由訪港,進一步為香港的旅遊、餐飲和零售等行業注入動能。
李家超最後表示,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由香港特區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廣東省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共同主辦,全面展示大灣區城市合作的協同效應和龐大商機。「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他希望各位工商界朋友用好大會的平台,就大灣區建設的最新發展作深入了解和交流,共同把握建設大灣區的機遇,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以視頻形式致辭。
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以視頻形式致辭。他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為澳門提供了廣闊的土地和發展的空間,今年澳門特區政府着力實施多元發展的策略,推動綜合旅遊休閒業以及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貿易以及文化體育等重點產業的發展。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澳門將掌握中國式現代化,立足「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更融入國家發展,服務大灣區。
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明忠致辭。
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明忠致辭時稱,將不斷加強基礎設施的硬聯通、規則標準的軟聯通,進一步提升大灣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繼續協同港澳推動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機制;加速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與港澳加強產業優勢互補,為國際工商界帶來更廣闊的投資空間;攜手港澳深化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合作,加快廣州南沙中國企業「走出去」服務基地,與世界各地工商界共建穩定供應鏈。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致辭。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致辭說,大會設有4場專題研討論壇,讓工商界就如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深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構建商事糾紛多元解決機制,以及為大灣區支持產權貿易營商環境構建共融發展,作深度交流。大會明日(12日)會安排推介會,讓粵港澳三地及貴州省和海南相關單位,就每個地方的經濟發展作重點主題推介,推廣在大灣區發展中的投資機遇和營商優勢。明天下午亦安排參觀考察路線,讓與會者體驗大灣區產業規劃成功經驗,進一步推動大灣區城市的經貿投資和合作。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致辭時表示,把握大灣區建設中拓展合作區域發展的機會,首先需要強化互聯互通,包括深入實施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其次需要掌握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趨勢,加速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強化企業創新、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最後是要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制定良好的營商生態優惠的招商政策,是各國投資者進行全球布局的重要考量。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致辭。
高雲龍強調,中國的發展是開放的發展,將堅定不移地擴大高水準開放,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的限制措施,讓在華投資企業更願意扎根中國、贏在中國、賺錢在中國。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張少剛致辭。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張少剛致辭時稱,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基礎雄厚,是全球科技創新的熱土,為各國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提供良好平台,近年來已形成多個兆級產業集群,希望各國企業掌握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機遇,充分利用粵港澳三地優勢,在深化科技創新合作中實現自身較好的發展。
開幕禮後,三地簽署3份合作備忘錄,包括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與律政司簽署合作備忘錄,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與香港大律師公會、香港律師會、香港城市大學、澳門大學法學院分別簽署合作備忘錄,以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事法律服務中心與佛山市政府、佛山市禪城區政府簽署三方合作框架協議。
另外,大會發布2份倡議及報告,包括「推動商事糾紛多元解決,協助大灣區高品質發展聯合倡議」,以及《中國創新主體「走出去」專利成本與策略》發布儀式。
全體大會後,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主持午宴。他致辭時表示,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在「一國兩制」下,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國際化」是香港最大優勢之一,其中香港以金融服務最為突出。在香港,資金、數據和人才自由進出,匯聚了國際頂級的金融機構和人才,從股票市場到債券市場,再到蓬勃的風投創投生態,能為内地以至全球企業的壯大發展提供全條鏈的資金支持;同時,香港也可以作為它們調撥資金、管理財資的中心。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致辭。
陳茂波又指,今年香港重回全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的行列,同時再度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競爭力也上升至全球第5名。越來越多的海内外企業來港投資興業。2024年,駐港海外及內地公司的數目和初創企業數目都創新高,顯示香港是企業的設立和擴展業務的理想地點。展望未來,我們會繼續努力推進大灣區的融合發展,為各地的工商界創造更有利的營商環境和更龐大的商機。(記者:李銘欣 攝影:崔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