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與兩億人」雙向奔赴的時代篇章,在北京各界引發持續關注與討論。這一熱潮,始於音樂劇《東莞東》北京巡演,並藉由「我在!一座城和兩億人的在場證明」當代藝術展北京巡展,進一步延伸至對「製造美學」以及「新工業文明」的深入探討與思考。
4月10日,「製造·美學·城市:創新與更新的對話」主題沙龍、「我在!一座城和兩億人的在場證明」當代藝術展北京巡展嘉賓交流觀展活動,分別在北京郎園Station城市書房、北京X美術館舉行。這場跨越南北的文化對話,讓大家看到多元視角下「製造美學」的無限可能,感受到「一座城與兩億人」共生共榮的情感鏈接。
本次活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指導,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東莞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協辦,北京X美術館承辦。
以藝術凝練文明底色,致敬兩億奮鬥者的「在場」
4月10日下午,北京X美術館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我在!一座城和兩億人的在場證明」當代藝術展,以及「尋找2億分之一——《東莞東》邀您故地重遊」特別策劃回顧展,再度掀起一波觀展熱潮。自北京巡展啟動以來,展覽備受首都文化藝術界人士讚譽,「一座城與兩億人」互相成就,成為美談。
東莞,起步於製造,揚名於製造,「海納百川」「開放包容」是這座製造名城的鮮明底色。改革開放以來,超過2億人來到東莞接續奮鬥,用智慧與汗水,收穫個人成長,也助力東莞成為全國第15座「雙萬」城市。從「文明城市」邁向「城市文明」,東莞深知,一座城市最大的文明,就是讓居住其中的每個人獲得尊嚴與機遇。於是,東莞以藝術凝練文明底色,致敬兩億奮鬥者的「在場」。
去年,東莞以原創音樂劇《東莞東》全國巡演為契機,發起「尋找2億分之一」主題活動,成為人與城之間情感共鳴的生動註腳。「在場證明」當代藝術展,可以說是對這一主題的深化,通過裝置藝術重構城市記憶,既是對東莞改革開放發展歷程的藝術註腳,也是向「2億分之一」的深情致敬。
本次當代藝術展,循着音樂劇《東莞東》的步伐,從東莞出發,走進北京X美術館,走向全國。展覽共展出東莞本土藝術家李景湖大中型裝置類系列作品19件,既有其享譽國際的代表作品,如《白雲》《瀑布》《今日放映》《數星星》,又有根據東莞各地生產材料製作的各形態作品,如《海浪》《你裝飾了誰的夢》《同一個宇宙》,還有專為此次展覽特別創作的公共藝術裝置等,如《英雄》《不朽》《青春》。
展覽現場,流水線的精密與市井的煙火同場共振,處處都傳遞出人的「在場」感,可以看出東莞這座工業城市對人的關切,對「人-產-城-文」協同演進的新工業文明邏輯的思考。這場當代藝術展,讓首都觀眾看到了「東莞製造美學」的藝術形象,也將改革開放浪潮中東莞2億建設者的生命軌跡編織進更為宏大的當代中國發展的精神圖譜中。
與這些當代藝術作品交相輝映的,還有同場展出的東莞潮玩產品。摩動核、TOYCITY、玩樂童話、佳樂專、SNOW BLACK以及狼博旺等品牌企業,帶來東莞燒鵝IP、籃球城市IP勞拉、星甲魂將傳IP天英星-三壇海會-哪吒等明星產品,從潮玩產業維度凸顯「東莞製造美學」。(記者 冷運軍 通訊員 莞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