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深港合作、激發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活力,4月10日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正式推出「夢加速計劃·下一位獨角獸營」計劃。該計劃由前海產業發展集團、深圳市前海夢工場運營有限公司聯合斑馬星球科創加速平台等科技生態合作機構發起,依託夢工場「1510」發展模式,聚焦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命健康科技等前沿領域,為高潛力項目提供技術驗證、資本對接及國際化資源支持。
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作為香港青年內地創業發展第一站,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已累計孵化創業團隊1450家,其中香港團隊943家。已成為深港科創融合的核心載體。此次加速營通過聯動深港兩地30餘家投資機構、高校及產業龍頭,構建「科研-產業-資本」閉環生態,助力企業快速成長,成為「下一位獨角獸」。
深港科創聚勢能 共繪大灣區「智創明日」藍圖
本次活動以「無界協同,智創明日」為主題,吸引深港兩地政府代表、科創企業、投資人及學者超過200人參與,活動設置主題演講、圓桌對話及項目快閃環節,探討AI技術突破、場景落地與深港人才協同等議題。
前海管理局港澳服務處處長王子忠在致辭中表示:「前海已集聚15家獨角獸企業、223家風投機構,基金管理規模超3500億元。未來將深化『1510』服務,打造『低成本創業、高價值成長』的生態,持續支持香港青年創業者在前海築夢圓夢。」斑馬星球科創加速平台、香港英諾天使基金創始人譚偉豪指出:「獨角獸的誕生需『技術+團隊+運氣』。前海與香港的協同,將為創業者鏈接資本、供應鏈及國際市場,讓『貴人』加速夢想落地。」香港理工大學人工智能講座教授、深圳研究院院長張成奇表示:「生成式AI需警惕『幻覺風險』,但具身智能將開啟機器主動服務時代。企業應聚焦『技術-場景-需求』三角,在低風險領域快速迭代。」深圳市前海夢工場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莫偉軒在演講中指出:「前海創新生態已逐漸形成規模,大灣區AI應用場景開放內容覆蓋智慧城市、跨境物流、數字醫療等領域,企業應抓緊機遇立足灣區優勢挖掘內地及海外市場。」
雙核驅動:「深圳智造+香港算法」 推動科創協同發展
作為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及香港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譚偉豪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深港兩地在大灣區AI與具身智能領域的協同創新中各具獨特優勢,未來可通過「夢加速計劃」進一步整合資源,推動技術商業化落地。
譚偉豪指出,深圳依託強大的智能製造基礎與產業鏈集群,在AI技術應用場景(如智能硬件、工業機器人)及中端市場落地能力上優勢顯著;而香港則憑藉國際化的科研環境、跨學科研究能力及金融場景應用,成為算法研發與數據融合的樞紐。兩地可通過「深圳智造+香港算法」的模式,形成「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場景驗證」的閉環生態。
針對「夢加速計劃」,譚偉豪透露,該計劃將聚焦三大核心環節:產品優化方面,通過兩個月時間幫助企業完成技術迭代與用戶體驗提升;增長策略方面,制定全球化市場拓展方案,尤其針對歐美關稅壁壘下的合規化路徑;融資支持方面,幫助對接超50家投資機構,提供資金與行業資源雙重賦能。目前已有26家企業參與計劃,涵蓋硬件、算法及垂直應用領域,部分項目已進入商業化加速階段。
談及香港英諾天使基金的投資偏好,譚偉豪強調「場景落地優先」。以本次入營項目為例,其團隊對「AI+硬件」融合型產品尤為關注,如可跳躍的AI機械人、智能物流機器人等。他認為,具備明確應用場景的技術創新更易形成商業壁壘,而香港在金融、貿易等領域的數字化需求為AI技術提供了天然試驗場。
樞紐賦能:前海「科研-產業」雙向通道打通
前海夢工場總經理莫偉軒向記者闡釋了「夢加速計劃」對深港創業生態的樞紐作用。他強調,該計劃通過雙向資源聯動構建深港協同創新模式:一方面助力香港初創企業突破本地硬件製造與產業配套局限,通過入駐深圳前海對接大灣區供應鏈優勢;另一方面推動香港高校尖端科研成果與深圳產業需求深度融合,形成「科研在香港、轉化在深圳」的互補閉環。
針對大灣區AI生態賦能主題,莫偉軒介紹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構建了全周期孵化體系——在苗圃期推動實驗室技術直面市場驗證,孵化期匹配國內天使投資與早期風投,加速期則鏈接政府支持的深港投資者聯盟,助力企業實現「香港融資、內地擴張」的資本躍遷。其通過「資源銜接、市場賦能、金融搭橋」三位一體策略,切實踐行深港青年創業樞紐的核心定位。
資本聯動:政策紅利疊加資本槓桿 讓AI技術找到「用武之地」
國宏嘉信合伙人梁祝對記者表示,依託該機構的深港背景,其團隊優先關注能高效鏈接兩地資源的技術轉化項目。梁祝分析,大灣區一體化政策為AI初創企業帶來諸多機遇:深港科創要素的流動更自由,針對初創企業的支持更多樣化,該機構更通過聯合前海管理局成立的1.5億元專項基金,加速AI與具身智能技術在垂直場景的驗證落地。
針對初創企業商業化痛點,他認為「夢加速計劃·下一位獨角獸營」的投融資模塊精準切中需求——既提供真實場景測試機會,又通過深港資本聯動破解融資難題,例如其投資的深港協同標杆項目朗思傳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正是該模式賦能的典型案例。
九成港企領跑 五個月「夢想加速」
本次加速營首批入選的26個項目覆蓋AI、機器人、數字醫療等領域,香港團隊占比達90%。本期「獨角獸營」將會持續5個月的時間,26家科技企業配備專屬Linker持續賦能企業。本次加速營課程分別在4月10日、5月16日開課,課程涵蓋「增長工作坊」、「AI賦能工作坊」、「產品工作坊」、「投融資工作坊」等,助力企業更快、更穩踏上「快速增長期」,加速成為獨角獸企業,開營期間,將持續舉辦各類產業對接及路演活動。
「夢加速計劃」不僅是深港青年創新創業的「起跑線」,更是大灣區科創協同的縮影。隨着AI與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前海正以「無界協同」之姿,推動深港兩地技術、資本與人才的高效流動,為全球科創版圖注入灣區力量。(記者 王娜 陳彥潔)
【26家入營項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