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百家爭鳴】如何打造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百家爭鳴】如何打造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4-04-02 08:28:57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察潮

校園設施和學生宿舍設施不足「一宿難求」,是香港打造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所面臨的一大瓶頸問題。為了鞏固《施政報告》打造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發展理念和政策措施,香港高校需高瞻遠矚未雨綢繆,及時提升院校校園設施和留學生住宿設施硬件方面建設。因為校舍和宿舍設施不足及老化,已經成為香港各高校發展的瓶頸。

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政府積極把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以吸引周邊地區,更多傑出有潛質人才來港升學;並宣布多項措施,包括將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大學授課課程(即學士學位、副學位及碩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上限,由現時相當於本地學生學額的20%,自2024至2025學年起提升一倍至40%。

特區政府在推動「擴容提質」政策前,據聞已同各大專院校決策層打了招呼。學生宿舍缺口大的院校,切勿盲目新增招生指標。各院校能擁有或控制多少個留學生宿位,才能夠按比例招收多少個留學生。提速擴招的背後,是需要有足夠的校舍、或住宿設施容納留學生和教職員,讓大家能夠安心在香港生活學習。

眾所周知,研究院研究型課程的留學生相對獨立成熟,而學士、副學士學位課程學生(包括本地學生、非本地留學生及交換生),都是需要有正規的學生宿舍作為相關學術培養的配套支援,供學生活躍社交和群體活動,培養全人發展及擴闊視野。關於留學生的宿舍設施問題,特區政府是需要做好監督責任,責成所屬大專院校各自負責到底,絕對不能將問題交由自由市場隨意操作,因會變相助長留學生劏房問題。

粗略推算,為配合施政報告打造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擴招留學生的發展策略,全港各大院校短中長期,欠缺的各種類型住宿設施,最少缺五萬個以上單位。包括本地學生、留學生(副學士、學士、研究生以上)、各類教職員宿舍、交流項目專用住宿等。目前應對方法,除鼓勵各院校通過購買私樓,租賃學校周邊的私樓單位、長租公寓、酒店等社會用房,作臨時補充宿舍資源之外,別無選擇。由於香港許多高校地處城市繁華核心城區,土地供應緊張,缺乏擴建的空間,新建或擴建學生宿舍困難較大。即使能拿到新土地或成功開闢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宿舍設施建設從立項啟動到交付學校使用,最快也需要幾年時間,擴建新校園甚至需要更長時間。

積極改善大學宿舍設施不足問題

有見及此,筆者建議政府採取「騰籠換鳥」的政策,盡快為有意遷出市區的大專院校,及早在北部都會區規劃出新土地,撥款資助各大學擴建發展申請,積極回應各大專院校在校園教學研究設施發展方面的實際需要。其次是積極回應大專院校學生宿舍,建設用地不足的殷切需求。本地大學的學生宿位,是由大學按各自的機制編配,但隨着香港發展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未來將有更多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赴港留學。關於留學生的住宿問題,急需特區政府與各大學決策層研究解決。香港社會能否提供價格合理、環境安全、平等共融、不分種族的留學生住宿環境,這是能否持續吸引留學生來港升學的關鍵。

目前香港共有五間大學晉身世界百強之列,無論教學質素,還是研究成果都是卓越的,吸引外國留學生來升學絕對沒問題。隨着香港發展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未來將有更多來自不同地域的學生赴港留學,眼下各大院校唯一的硬件短板,就是缺乏充裕的校園設施,例如留學生和教職員住宿設施。若果能成功吸引到一班來自不同背景、國籍、文化、能力和語言的優秀留學生來港升學生活,將是香港社會未來一筆巨大可持續的人力資產。

最後,早前立會已通過支持發展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我們絕對不能夠以短視眼光,應對校舍和學生宿舍設施不足問題。各參與擴招的大學,需全面檢視整合「校園設施,學生宿舍和教職員設施」規劃。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教資會資助大學,將繼續推展多項宿舍項目,目標在2027年之前增加合共約13500個宿位,照顧包括新增學生的需求。大學應善用擁有的土地資源,持續檢視不同學生群組入住學生宿舍的優次,同時亦應維持靈活性,以實際需要和教育裨益作依歸,以創造性的思維打破各條條框框,提供多元化的宿舍選項,配合香港發展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戰略目標。

圖源:教聯會

責任編輯:鄭嬋娟 【百家爭鳴】如何打造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