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掀回購潮。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5日11時,年內A股市場已有2096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去年同期增加813家;回購股份合計207.19億股,較去年同期(79.81億股)增長159.60%;回購金額合計達1616.46億元,較去年同期(841.79億元)增長92.0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A股上市公司回購大軍中,一批資金實力雄厚、經營表現穩健的行業龍頭公司頻推「大手筆」回購。
據WIND數據統計,在今年以來實施回購的上市公司中,12家上市公司回購金額超10億元,4家上市公司回購金額超20億元。其中,藥明康德已回購金額達30億元,是年內回購金額最高的公司;海康威視、寧德時代位居二、三名,分別已回購金額達28.94億元、24.46億元;通威股份、三安光電位居二、三名,分別已回購金額達20.01億元、19.90億元。
此外,順豐控股、寶鋼股份、凱萊英、和邦生物、九安醫療、韋爾股份、方大炭素等年內已回購金額均超10億元,格力電器、中國建築、上汽集團、保利發展等年內已回購金額均超9億元。
與以往不同的是,A股公司「註銷式回購」漸成新趨勢。根據記者梳理,截至目前,已有逾200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回購註銷。例如,12月5日,華源控股公告稱完成註銷的回購股份數量為635萬股,佔註銷前公司總股本的1.83%。零點有數近日披露,公司完成回購註銷股份36.68萬股,佔註銷前公司總股本的0.51%。
對此,榮正集團董事長鄭培敏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回購新規和監管政策的引導下,今年A股市場掀起了「註銷式回購潮」。未來,A股公司回購股份用於股份激勵和註銷或將常態化。
記者統計發現,註銷式回購不乏龍頭上市公司的身影。貴州茅台9月21日披露,公司擬以30億元至60億元資金回購股份,用於註銷並減少註冊資本。再比如,伊利股份擬以10億元至20億元資金回購,用於註銷並減少註冊資本……藥明康德9月11日披露,擬斥資10億元進行股份回購;此前藥明康德已於今年2月和5月完成了兩次回購計劃,累計回購20億元A股股份,用於註銷並減少註冊資本;九安醫療等公司披露了上限超過10億元的回購計劃,用於註銷並減少註冊資本。
此外,還有部分上市公司變更回購股份用途為註銷,如東方財富調整已完成的約10億元回購股份用途,由原計劃「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變更為「用於註銷並減少註冊資本」。類似的還有美的集團等。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在國際成熟的資本市場上,很多公司每年都會拋出大規模的回購計劃,多數會把回購的股份進行註銷,這將減少流通在外的股份數,直接提高企業的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這是和現金分紅一樣回饋投資者的好方式。相對於現金分紅,回購股份註銷不需要交分紅稅,這對於流通股股東來說可能更加划算。(深圳商報記者 鍾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