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至11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投資促進工作組第九次會議暨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產業合作大會在天津成功舉辦。作為上合組織「中國年」的首場重要活動,大會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基礎設施、礦山石化等重點領域,促成8個上合組織國家簽約項目18個,總金額達47.95億元人民幣,為區域產業合作注入新動能。
2025年是上合組織的「中國年」。我國作為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將於今年在天津主辦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作為上合峰會在天津首場配套活動,本次會議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簡稱「中國機電商會」)與天津市商務局和濱海新區政府共同舉辦,旨在落實2025年「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年」框架下的合作與行動計劃,18個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政府及企業代表近400人參加。大會同期還舉辦能源、基礎設施、礦山石化三場專題會議,推介優質項目並探討合作路徑。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在致辭中表示,上合組織成立24年來,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區域經濟合作取得豐碩成果。截至2024年底,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對話夥伴國貿易額達到創歷史紀錄的8900億美元,約佔中國外貿總額的14.4%,充分展現出區域內貿易發展的巨大活力和廣闊前景。
「上海合作組織的生命力在於實踐,投資合作的成功取決於行動。」上合組織副秘書長索海爾·汗呼籲各方以本次會議為契機,把共識變成路線圖,把願景變成現實,開啓區域經濟合作和可持續發展的新紀元,促進新型全球化。
天津作為「一帶一路」的海陸交匯樞紐、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東部起點、新亞洲大陸橋經濟走廊的核心節點,近年來積極加強與上合組織國家經貿往來,各方面成果豐碩。2024年,與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總額達895億元,同比增長21.9%;截至2024年底,天津市累計對上合組織國家投資24.3億美元;2024年,天津市在上合組織國家對外承包工程中完成營業額23.7億美元。(楊秀嶺 郝麗娟)
頂圖:4月10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產業合作大會在津隆重開幕